铸造工艺 熔模铸造的名词解释 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型,然后在模型上涂挂耐火材料,经硬化之后,再将模型熔化、排出型外,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 由于熔模广泛采用蜡质材料来制造,故又常把它称为“失蜡铸造”。因此法所得铸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好,故又称其为“熔模精密铸造”。熔模铸造工艺流程图如图2.2.7所示。 图2.2.7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图 2019-07-04熔模铸造的名词解释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低压铸造工艺原理 低压铸造是介于金属型铸造和压力铸造之间的一种铸造方法。它是在较低压力(20~60 kPa)作用下,将金属液注入型腔,并在压力下凝固以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如图2.2.6所示。 图2.2.6 低压铸造工艺示意图 1、原理 低压铸造是使液体金属在压力作用下完成充填型腔及凝固过程二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由于所用的压力较低(2... 2019-07-04低压铸造工艺原理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压力铸造的概念和工艺流程 压力铸造简称压铸,它是在高压下(30~70 MPa)快速地(充型时间为0.01~0.2 s)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压入金属铸型中,并使液态金属在压力作用下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压铸是在压铸机上完成的,它所用的铸型称为压型。压型与垂直分型的金属型相似,其半个型是固定的,称为定型(静模);另半个可水平移动,称为动型(动模)。... 2019-07-04压力铸造的概念和工艺流程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金属型铸造的特点 将熔炼好的金属液浇注到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铸型中,以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称为金属型铸造。由于金属铸型可反复使用几百乃至上万次,故又称永久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的特点:由于金属型导热快,且没有退让性和透气性,为获得合格的铸件和延长金属型的使用寿命,必须严格控制其生产工艺。 金属型的结构主要取决于铸件的形状、尺寸和合金的种类及生产... 2019-07-04金属型铸造的特点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特种铸造主要有哪几种 所谓特种铸造,是指除砂型铸造外的其他铸造方法。目前特种铸造主要有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和离心铸造这几种应用较为广泛。 砂型铸造虽然应用十分广泛,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铸件表面质量不高,铸造缺陷较多导致废品率较高,劳动条件差等。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许多新的铸造方法。 与砂型铸造比较,特种铸造铸件的... 2019-07-04特种铸造主要有哪几种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2.1 什么是砂型铸造 用型砂紧实成型进行铸造的方法,称为砂型铸造。砂型铸造生产的铸件占铸件总产量的80%以上,而在砂型铸造中,重要而大量的工作是制造铸型。 2.1.1 砂型铸造工艺过程 砂型铸造的基本步骤 为了获得健全的铸件、减少铸型制造的工作量、降低铸件成本,在砂型铸造的生产准备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制订出铸造工艺方案... 2019-07-04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铸件的变形和冷裂 铸件总是力图从应力状态下恢复到平衡状态。如果弹性拉伸部分发生压缩变形,受弹性压缩部分发生拉伸变形,则应力就局部全部消失;而铸件产生挠曲变形时,后冷却部分凹入,先冷却部分凸出,如图2.1.8所示。 图2.1.8 铸件的挠曲变形 图2.1.9 平板铸件的变形 截面均匀的铸件在冷却速度不均匀时,也会发生挠曲变形,如图2.1.... 2019-07-04铸件的变形和冷裂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热应力产生的过程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在同一期间各部分收缩量也就不同,但铸件各部分是联成的一个整体,彼此间相互制约,其结果便产生了应力,这种应力称为热应力。 图2.1.7所示为框形铸件热应力形成过程。 ①框形铸件刚凝固完毕,处于高温状态。尽管粗杆和细杆冷速不同,收缩不一致,但均处于塑性状态,不产生内应力。 图2.... 2019-07-04热应力产生的过程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铸造的机械应力 机械应力又称收缩应力,它是当铸件外形有突出部分或内腔有型芯或两者兼有时,液态金属在收缩过程中,受到铸型和型芯的阻碍而产生的应力,如图2.1.6所示。当应力超过此时金属的高温强度极限时,将产生裂纹,如图中A所示。铸件的圆筒部分收缩时,受到型芯的阻碍,也将产生拉应力。 图2.1.6 铸件产生机械应力示意图 2019-07-04铸造的机械应力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铸造的内应力是什么 铸造内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冷裂和热裂等缺陷的主要原因。它是铸件在线收缩阶段受到阻力时,产生的内部应力。这种内应力有时是冷却过程中暂存的,有时一直残留到室温,后者称为残余内应力。铸造内应力按产生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种: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2019-07-04铸造的内应力是什么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常见的铸造缺陷及预防原则 铸造常见缺陷及其预防 一、常见的铸造缺陷 液态金属在铸型内凝固过程中,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体积缩减,若其收缩得不到补充,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分将形成孔洞,容积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1)缺陷:缩孔的形成 缩孔的形成过程如图2.1.2所示。液态金属充满了型腔后(图2.1.2(a)),通过型... 2019-07-04常见的铸造缺陷及预防原则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影响铸件收缩的因素 影响铸件收缩的因素: ①化学成分 碳素钢随含碳量增加,凝固收缩增加,而固态收缩略减。灰口铸铁中,碳是形成石墨的元素,硅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所以碳硅含量越多,收缩越小。硫能阻碍石墨的析出,使铸铁的收缩率增大。 ②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越高,过热度越大,液态收缩越大。 ③铸件结构与铸型条件 合金在铸型中并不是自由收缩,而是受阻... 2019-07-04影响铸件收缩的因素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合金的收缩性 (1)收缩的基本概念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为收缩。金属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要经历3个互相联系的收缩阶段,即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①液态收缩 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的收缩; ②凝固收缩 从凝固开始温度冷却到凝固终止温度(固相线温度)的收缩; ③固态收缩 从凝固终止... 2019-07-04合金的收缩性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影响液态金属流动性的因素 凡能影响合金流动速度及合金保持流动时间长短的因素,均会影响合金的流动性。其中主要是合金的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型性质和铸件结构等。 1)合金成分 不同种类的合金流动性不同。即使同种合金,成分比例不同,其流动性也有差异。合金成分中,凡能够形成高熔点夹杂物的元素,均会降低合金的流动性;凡能形成低熔点化合物,降低液态合金黏度... 2019-07-04影响液态金属流动性的因素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合金的铸造性能有哪些 合金的铸造性能是合金在铸造生产中所表现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合金铸造性能是保证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各种铸造合金优劣的重要标志。它主要包括充型能力、收缩性、吸气性等。 1.2.1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 (1)基本概念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是指其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它主要受金属本身的流... 2019-07-04合金的铸造性能有哪些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
铸造工艺 什么是铸造 铸造是指将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形状与性能的铸件的生产方法。 铸造按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特种铸造又可分为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陶瓷型铸造等。 1.1.2 铸造特点及应用 与其他成形工艺相比,铸造是金属液态成形,因此... 2019-07-04什么是铸造已关闭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