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中,用得最多的是普通低合金结构钢。我国低合金钢含碳量都较低,但因其他合金元素与含量不同,性能上的差异很大,所以可焊性的差别也比较大。强度级别较低的低合金钢,含合金元素较少,碳当量低,具有良好的可焊性;但强度级别高的低合金钢,碳当量较高,可焊性较差,焊接时应采取严格的工艺措施。
对于强度级别较低的钢材(如16Mn),在常温下焊接时与对待低合金钢一样。在低温或在大刚度、大厚度构件上进行小焊脚、短焊缝焊接时,应防止出现淬硬组织。要适当增大焊接电流、减慢焊接速度、选用抗裂性强的低氢型焊条。必要时可采取预热措施。对锅炉、受压容器等重要工件,当厚度大于20 mm时,焊后必须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应力。
对强度级别高的低合金钢,焊接前一般均需进行预热。焊接时,应调整焊接参数以控制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焊后还应及时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如生产中不能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可先进行消氢处理,即将工件加热到200~350℃,保温2~6 h,以加速氢的扩散逸出,防止产生冷裂缝。